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: 96600

您当前的位置:首 页 > 风俗文化
殡葬百科
Encyclopedia
殡葬百科
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

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。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、降雨、物候等方面的变化,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。《淮南子?天文训》云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,则清明风至。”按《岁时百问》的说法: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。故谓之清明。”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雨量增多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。故有“清明前后,点瓜种豆”、“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”的农谚。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中元节介绍

中元节,是道教名称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,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。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稻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

重要祭祀节日(阴历)

清明节:为一年阳明之时,寒去春来,万物始生,正适合踏青维护墓体,多在此日祭祀先人。
五月初五:是中国传统节日--端午节,民间也在此日祭祀先人。
六月十九:观音菩萨成道日,民间有拜观音求救渡的习俗。

清明节习俗—扫墓

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、缅怀英烈、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。“寒食祭扫冢一堆,风吹旷野纸钱飞”。 这一天,最重要的风俗就是到祖先亲人的墓地坟前,供上祭品,焚化纸钱,培土修墓,祭奠扫拜。清明在中国岁时节令中有着独特的地位。 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,唯有清明是节气兼节日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,清明最初主要为时令的标志,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、春分后十五日,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。

« 1 »